跳街舞能激發(fā)活力和自信
來源:文:信息時報記者 利思穎 日期:2018/01/09 08:46:37
對于街舞,還有一些人有刻板印象,認為這是“壞小孩”才學的舞蹈。實際上,經(jīng)過十多年的發(fā)展,街舞不單成為主流舞蹈的其中一員,也越來越低齡化。去年起,由廣州市青年流行舞協(xié)會主辦的廣州紅領(lǐng)巾街舞校社團公益性校園街舞普及教育項目,已經(jīng)走進了廣州市23所小學,為學校提供免費街舞輔導課程,受到青少年學生的喜愛。到底青少年跳街舞從何學習?跳街舞對中小學生的身心發(fā)展有何益處?今天,時報記者請來有多年青少年街舞教學經(jīng)驗的廣州市青年流行舞協(xié)會會長鄧穎,來揭開街舞教學的要訣所在。
●除了耍酷,還能鍛煉邏輯思維和溝通能力
在一些人的印象中,街舞就是穿著前衛(wèi)的服裝,步伐夸張、動作奇特的舞蹈。鄧穎說, 其實街舞是hiphop文化的一種,而hiphop街舞中的性別界限較為模糊,以中性動作為主,男女皆宜,十分適合青少年學習。在青少年街舞教學當中,針對不同年齡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,一樣能夠激發(fā)青少年的活力,展現(xiàn)其陽光的一面。
鄧穎介紹,目前學生基本分為兩個階段,一是4—10歲以啟蒙為主的少兒學生,二是10歲以上的青少年學生。在少兒街舞教學當中,以游戲融入學習帶動積極性,通過在舞蹈中加入故事情節(jié),帶動學生記憶舞步。“我們編過一個舞蹈是教學生如何遵守交通規(guī)則,通過簡單的基礎(chǔ)舞步,組合成過馬路的情景,教育學生之余,也能起到鍛煉的作用。”
而10歲以上學生,其認知能力強,以激勵的形式促使同學之間互相比拼、學習、交流,達到良性循環(huán)的作用,“街舞不同其他舞種,需要不斷交流學習,不是埋頭苦練就可以成功的,因此也特別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溝通能力”。
鄧穎認為,街舞已經(jīng)在社會上受到廣泛認同,并非多年前的“邊緣文化”,“街舞是講求節(jié)奏感和律動感,符合青少年活躍、好動、朝氣蓬勃的特點,在編舞上加入健康正面的內(nèi)容,也能體現(xiàn)孩子們的陽光”。
●動作易上手,可幫助孩子增強自信心
問起孩子想跳街舞還是中國舞,大部分選擇街舞。他們的原因很簡單,因為不用練基礎(chǔ)功。
今年11歲的陸瑤同學,已經(jīng)有7年中國舞的學習經(jīng)驗,學習街舞僅1年,但她對街舞的熱情遠遠高于中國舞,“因為跳中國舞每天都要拉筋,練基本功,但上街舞課每次都很開心又不用拉筋,我很喜歡”。對于這種情況,鄧穎表示理解,“相比起芭蕾舞、中國舞等舞種,街舞對孩子的筋骨要求不高,無論什么年齡都可以學,不一定要從小學起,所以門檻相對其他舞種較低。”此外,鄧穎解釋,街舞中不少動作都取材于生活,通俗易懂,更易于學生理解,“例如擦玻璃、太空舞步等,都是源自生活的創(chuàng)意,只要學生理解其中原理,很快就能學會”。也由于街舞的動作特征明顯,初學者容易上手,幾堂課就可以看到效果,對于增強孩子自信心有很大幫助。
●跳街舞有進步,可緩解壓力可開朗性格
對于學街舞給孩子帶來的變化,家長感觸最深。廖家蕙的家長說,孩子從幼兒園大班起就學習街舞,感覺到跳舞帶給她更多自信,“以前她比較害羞內(nèi)向,不怎么說話,但學街舞之后她居然有自信參加學校比賽、表演等,整個人開朗起來,對于跳舞特別熱情。”鄧心怡家長則表示,跳街舞有助孩子紓緩學習壓力,“畢竟現(xiàn)在初中學習壓力越來越大,平日在學習方面很少見她十分積極,但一說到來上街舞課,就很開心,對于她來說也是紓緩學習壓力的一個方式吧。”
(本文原載2018年1月6日《信息時報》AII06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