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1吃瓜短剧张越,51吃瓜短剧张越女主|51吃瓜福利_51吃瓜观看地址

首頁>媒體報道>媒體聚焦 媒體聚焦

中學生社會實踐難原因何在?

來源:羊城晚報 日期:2009/08/17 14:40:17

 

★報道鏈接:《羊城晚報》《沒有專職教師》


青宮社會實踐受媒體關注,《羊城晚報》頭版專訪報道

中學生社會實踐難原因何在?專業(yè)人士分析——— 

沒有專職教師  沒了“主心骨”

文:羊城晚報記者  陳學敏  黃少宏

    日前,本報關于中學生暑期“忙蓋章”,單憑一紙“空文”便可搞定社會實踐作業(yè)(詳見本報8月12日A1版《子女煩“社會實踐”?家長幫“開后門”》)的報道引發(fā)“熱評”不斷。不少中學生致電本報“申訴”:社會實踐千篇一律,毫無吸引力。對此,昨日,廣州青年文化宮的副主任屠憲治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專訪時坦言,缺乏專職教師的組織指導,社會實踐課程難以真正鍛煉到中學生。
  “每次放假前班主任就是發(fā)下來兩張空白表格,既沒有提供實踐單位,也不給任何具體指導,就是讓我們自己去找。”剛剛畢業(yè)于廣州市一所民辦高中的小茵說,“我們也很希望通過社會實踐鍛煉自己,但真正提供給我們學習的崗位卻寥寥無幾,最后大家只能扎堆到居委會、敬老院去拿證明。”
  面對中學生實踐難,形式千篇一律的問題,屠憲治認為,中學生社會實踐課程缺乏專職教師是問題的關鍵。他指出,目前廣州各高中的社會實踐課程主要由班主任負責,但班主任本來也有教學任務在身,往往無暇顧及。
  屠憲治向記者介紹,在香港,幾乎每間中學都配備了專職的社工教師,專門從事學生社會實踐的組織和指導工作,“每年假期將至,各間學校的社工都會提供各種主題的社會調查課題,由學生自主組隊對感興趣的課題進行社會調查,然后在回校后上交一份完整的調查報告。香港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辦得有聲有色,專職教師在其中發(fā)揮著主心軸的作用。”
  ●鏈接:青宮提供大量社會實踐機會
  中學生想參加實踐服務卻遇無路可循?其實不然。從2002年以來,位于廣州青年文化宮的廣州市青少年社會實踐指導中心(http://www.yyp8.com.cn/sqfw/shsjzx/sjzx08.html)每年都會為大中學生提供大量公益性社會實踐機會。任何年滿16周歲的大中學生均可申請成為該中心會員,會員通過網絡或短信等途徑得知兼職信息并自主決定參加與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