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力的栽培
來源:劉曉波 日期:2005/12/06 16:41:25
小時候,在爸媽的口中就聽說過廣州青年文化宮了,她是青少年成長的搖籃,在她的精心培育下,涌現(xiàn)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才,可謂桃李滿天下。走進青宮是我夢想,在我上大學時,終于美夢成真了。
我與青宮的相遇是偶然,也是必然的。
偶然——我是一個對公關社交很有興趣的人,于是在大一時加入了學院水利系的公關部。就是這個決定,讓我遇上了青宮。公關部的工作就是為學院學生找兼職,這與青宮的青少年社會實踐指導中心的工作性質(zhì)不謀而合,學院與中心合作順理成章。
必然——作為一名大學生,一個準備踏入社會的人,面對陌生的社會而感到困惑,是在所難免的,這之中當然也包括我!經(jīng)過近兩年的了解,我發(fā)現(xiàn)青宮是一個連接社會和學校的臺階,這臺階是大學生走進社會的踏腳石。
在實踐中心的兩年時間里,我參與了很多活動:到社區(qū)義務宣傳防止非典,在“未來在我手中”夏令營當助教,羊城晚報中秋送燈籠的促銷活動等,另外還有青宮與我們學院共同組織的大大小小活動,都是非常有意義的。
自從參加實踐中心的活動,我得到各方面能力的鍛煉。組織策劃能力,這是我學到的最最重要本事。作為一名學生干部,在工作中都需要統(tǒng)籌規(guī)劃,一個活動能否順利進行和完滿結(jié)束,就要看組織者的組織策劃能力了,若然組織不周到,后果不堪設想!我是學校的公關部部長和實踐中心學院分部的負責人,這促使我必須掌握這能力,這能力在每次活動中我都得到一定的提高,到現(xiàn)在我?guī)缀鯇Σ煌幕顒佣紤蹲匀缌恕?BR> 實踐中心的工作效率高,這是我感受至深的,中心的活動突發(fā)率很高,有時候今天的決定明天出臺的活動多的是,這對剛上大學的我無疑是個大挑戰(zhàn)。在不斷碰釘?shù)倪^程里,我學會了一些技巧:不斷工作不斷總結(jié),不能懶下來,這將是我以后的人生座右銘。
今年我已經(jīng)大三了,快要畢業(yè)了,要面對每個畢業(yè)生都要面對的事——就業(yè)。而就業(yè)之前有只“攔路虎”——面試。面試就要見老板,見老板是很多大學生都覺得很困惑的事情,但我不會覺得困惑,因為我在實踐中心的推介下參加的兼職工作,與不同的高層人物打過交道,其實他們也不是想象中那么可怕。我提議大家面試的時候不要讓面試官知道你害怕,說實在也根本不用害怕,要是遇到一些有意刁難的,就動動腦筋對付他好了。
是實踐中心把我從一個天真的小子變成一個成熟有見地的青年人,這等于拿到一張?zhí)と肷鐣耐ㄐ凶C。
感謝實踐中心,感謝她對我的栽培。
(本文作者系廣東省水利電力職業(yè)技術(shù)學院學生)